点蚀是什么意思?
点蚀是一种发生在具有保护膜的材料中的腐蚀。这是一种在金属表面有局部孔洞的攻击。攻击可以非常迅速地穿透金属,而金属表面的某些部分仍然没有腐蚀。
当金属表面的溶液含有氯离子、次氯酸盐或溴离子时,点蚀是剧烈的。其他有害溶液是含有氟化物和碘化物的溶液,而已知硫化物和水会增强点蚀过程。
解释点蚀
当金属暴露在外时,其可用的电子被放弃,因此金属表面开始形成微小的凹坑。然后,这发展成为一种快速攻击,导致金属的巨大损坏。铁、铜和汞等的氧化阳离子即使在金属表面没有氧气供应的情况下也能形成点蚀。不锈钢、铬、钝化铁、钴、铝、铜和伴生合金都容易出现点蚀。
在凹坑发育的地方可以看到结核形态。点蚀在本质上并不总是局部的,因为即使溶液-金属界面存在固有缺陷,潜在的原子核也保持完整。它们的发展和稳定显示出随机性,并且在发生金属溶解的不连续性区域建立的电偶耦合导致小阳极的形成。
点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控制:
- 使用更耐用的材料
- 确保与材料接触的流体被冲走或高速注入
- 降低介质的侵蚀性
- 使用阴极保护
- 避免停滞区
- 根据使用条件使用适当的材料
- 正确使用抑制剂或控制流体化学
- 使用可防止金属表面点蚀的涂层
- 保持相同材料保护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