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磨易打磨胶衣(打磨胶衣的后处理方法)

对于传统的玻璃钢行业来说,人工是非常大的成本投入,节约了工时,就意味着提高了利润。代木原模型表面易打磨胶衣是一款简单、经济、有效的面漆,主要用于各种原模型及后喷漆件的表面预处理。其优异的易打磨特性,减少了打磨工时,节约了砂纸等耗材,提高了综合竞争力。

如何对固化后的易打磨胶衣进行打磨处理呢?

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可能很多人有点蒙;会想,不就是打磨嘛!还有什么区别吗?砂纸上就行了…气动打磨机

其实,虽然都是打磨,但根据最终需求的不同,对打磨细腻程度要求和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

1.使用在多孔性的原模表面处理

由多种材料构建的多孔性原模型,其表面喷涂处理后,常用于模具制作或少量的玻璃钢外壳试制。原模表面状态决定了模具加工后的平滑度,如高品质的玻璃钢制造,仔细打磨是值得额外付出的。因为从原模型表面处理掉缺陷,远比从后期产品上去除会更有效。手动打磨为了避免因受潮,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通常用于的原模易打磨胶衣打磨,还是以砂纸干磨为主,气动或手动打磨均可。

通常240+400+600目砂纸打磨处理后,即用于一般性要求的玻璃钢模具制作。

2.在后喷漆件上的孔隙预处理

在需要二次喷漆的玻璃钢部件上使用,主要是避免或减少表面孔隙率,提高部件表面质量。一般易打磨胶衣会喷涂在光滑的玻璃钢模具内壁,由于是单一材料,胶衣固化后水磨/干磨都是可以的,但通常还是砂纸干磨为主。

显而易见的原因,为了良好的后喷漆附着力,一般较粗的砂纸打磨即可满足要求。注意,越粗糙附着力越好,但漆面流平性相对越差。打磨粉尘总结,同样是胶衣打磨处理,但是由于最终需求的不同,打磨处理细节也是随之变化的。不要迷信所谓的专家,要不断地总结玻璃钢经验,学会灵活变化。

(25)

猜您喜欢

  • 涂刷胶衣,还是喷涂胶衣好?

    对于胶衣——不建议涂刷胶衣。 涂刷胶衣会产生气泡,并在部件表面上留下涂刷印痕。为了便于喷涂,胶衣由过多的单体配制而成。涂刷胶衣将会在膜上保留过多的单体。 但有些情况涂刷胶衣是可接受的或不可避免的。一般是在非关键和非暴露区域铺层的后侧,通常用于美观和/或耐化学性的瓷漆或气干性胶衣。 涂刷有时会有这样情况:模具设计通过喷涂,使很难或不可能喷涂均匀厚度的胶衣。在这…

    2019年4月7日
  • 胶衣划痕或裂纹修复指南(胶衣维修方法和技巧)

    凝胶涂层坚固耐用,但与任何其他饰面一样,它可能会受到损坏。有多种原因可能需要对其进行修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表面上的划痕和裂缝。不会损坏凝胶涂层下方的玻璃纤维层压板的裂缝。我们将提供有关如何进行维修工作的基本指南。 您无需成为凝胶涂层修复专家,但可能需要反复试验才能真正完善这项技术。您需要采取安全预防措施,包括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工作以及佩戴护目镜、…

    2023年3月18日
  • 胶衣的石墨化处理是什么?

    胶衣的石墨化处理是一种特殊的表面处理方法,旨在提高胶衣的耐高温性能和阻燃性能。该处理过程涉及将石墨或石墨化材料应用于胶衣的表面。 石墨是一种具有优异导热性和高温稳定性的材料。通过在胶衣表面形成石墨层,可以改善胶衣的耐高温性能,增强其导热能力和耐热稳定性。 石墨化处理通常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石墨化处理可以使胶衣表面形成一层石墨层,该层具有优异的导热性,有助于将…

    2023年8月27日
  • 胶衣应用指南 – 如何正确涂抹胶衣

    胶衣是一种树脂体系,它填充了着色剂和增稠剂,并涂覆在模具表面,以形成复合材料零件的装饰和耐候涂层。 凝胶涂层通常是要应用的零件的第一层。正确应用胶衣对于获得最佳性能至关重要。 胶衣基于热固性树脂,需要引发剂和适当的温度才能彻底固化。不完全固化会导致胶衣的耐久性差。这通常表现为过早褪色、胶衣表面变暗或粉化。 有 3 个变量会影响正确固化:温度、膜厚和引发剂水平…

    2023年8月23日
  • 玻璃钢模具胶衣翻新工艺(外喷胶衣操作步骤)

    尽管玻璃钢模具翻新程序相对简单,但还有许多人不是很明确或如何喷涂模具胶衣上的细节差异不是很了解。所以有必要写一个模具翻新1234步骤,以便于您更直观了解玻璃钢模具翻新工艺程序。 在修补及增加防止潜在破裂的支撑底层后,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模具重修:  打磨表面:应该用非常粗糙的砂纸打磨表面来去除脱模剂并提供良好机械粘合点,推荐60到100沙粒的干磨砂纸进行打磨。 …

    2022年1月23日
  • 胶衣与固化剂(MEKP)的配比是多少?

    当使用聚酯胶衣时,应充分强调适当胶衣固化剂配比的重要性。当胶衣固化过度或固化下不足时,都能导致各种胶衣质量问题。 在使用9.0%活性胶衣固化剂(MEKP)时,推荐的胶衣固化剂用量是: 就胶衣的理想的固化剂量是1.8%;77°F(25°C)下的层压及大理石树脂用量是1.2%。在低于77°F(25°C),而高于或等于60°F(16°C)时,每°F在理想用量%中增…

    2022年4月24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